2017-01-12 17:02:00
答:①育雛期(0~6周齡)。光照對雛雞的采食、飲水、運動、健康都很重要,但光照時間過長,雛雞會過早性成熟,影響以后的產蛋性能;若光照時間過短,則會影響雛雞的活動、采食,導致其發(fā)育遲緩。一般來說,雛雞出殼后的頭三天采取23小時光照、1小時黑暗,使其適應黑暗環(huán)境,避免萬一停電時引起驚慌;4日齡以后,每天減少30分鐘光照,至14日齡時光照時間減到18小時;從15日齡開始,每周減少2小時光照,至6周齡末光照時間減到10小時。
②育成期(7~20周齡)。此期光照時間過長,會促使蛋雞過早性成熟;光照時間過短,則可導致蛋雞延遲性成熟,身體肥胖,開產時蛋重大,難產率和死亡率高,產蛋總量減少。因此,7~17周齡給予10小時的光照,從18周齡開始,每周增加1小時光照,至20周齡時增加到12小時。
③產蛋期(21周齡~淘汰)。增加產蛋期的光照時間,可以刺激蛋雞性激素的分泌而促進產蛋,但增加時間過長會導致雞蛋的破損率增加;相反,減少光照時間會抑制蛋雞性激素分泌而使產蛋減少。因此,產蛋期的光照時間宜采用漸增法,即從21周齡開始,每周增加30分鐘光照,至產蛋高峰期達到16小時,以后維持16小時光照,接近淘汰期時(約59周齡)每周再增加30分鐘光照,達到17小時為止。(林家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