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-10-28 08:48:17 鄭昕 雷肖霄 賀占
今年20歲的謝一菲最近在第27屆中國楊凌農業(yè)高新科技成果博覽會(簡稱農高會)上,做了一次“沉浸式”參會。
每天兩個時段近5小時的直播帶貨,間歇還要逛逛展館、買些女孩子喜歡吃的零食,眼看著堆放在直播間一角、由自己推薦的“上合美食大禮包”不斷被清空,謝一菲笑著說:“我本以為農高會只是農民大叔大伯逛的集市,原來年輕人也有年輕人逛展的方式。”
10月22日,兩名主播在農高會的展位上直播帶貨消費扶貧產品。 新華社記者邵瑞 攝
位于關中平原腹地的楊凌農業(yè)高新技術產業(yè)示范區(qū),是中華農耕文明重要發(fā)祥地,也是國際知名的“農科城”。每年在這里舉辦的農高會不僅是農業(yè)高新科技成果的展示平臺,也是各地名優(yōu)農產品亮相比拼的舞臺。
盡管遭遇新冠肺炎疫情沖擊,但通過農味特色鮮明的線上直播,今年農高會吸引了更多海內外網民的關注。
漫步展館,不僅能看到坐在直播間里細細品嘗美食的“吃播”,還有穿著特色服飾帶領網友們巡館的“巡播”,以及在展位上把自家科技成果和產品一一展出的“展播”??梢哉f,直播已經成為本屆農高會上的標配。
謝一菲不是第一次參加農高會,卻是首次以“帶貨主播”身份推薦美食,她直說自己也沒想到,有這么多“云端”觀眾特別是年輕人在關注著這場博覽會。
“相比我以前做的直播,在這里工作不僅是在推薦產品,更是在推介楊凌農高會的品牌。”謝一菲說,她在直播中看到不少人在評論區(qū)問她農高會的情況,甚至還有來自西安、寶雞等周邊城市的網友在她的推介下到農高會現(xiàn)場一探究竟。
10月22日,一名主播在農高會阿里巴巴的展位上直播帶貨新品種農產品。 新華社記者邵瑞 攝
她所在的上合組織國家優(yōu)質農產品展示交易中心(簡稱上合生活館),是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涉農產品在中國的集中展示與貿易平臺,近日正式開業(yè)。在800多平方米的展廳里,蜂蜜、果汁、樺樹茸等上百種來自中亞、南亞和俄羅斯的“洋特產”琳瑯滿目。門店負責人王志皋告訴記者,上合生活館的直播網店比實體店還早開幾天,在主播們的影響帶動下,已經形成一定關注度。
“相比大都市,楊凌在商貿領域的輻射范圍小,但是網絡無遠弗屆,網絡主播打開了楊凌通往外界的又一道門,把優(yōu)質農產品帶到消費者的餐桌前。”王志皋說,在本屆農高會落幕后,未來上合生活館的線上銷量預期能占總銷售額的七成。
臨近“雙11”購物節(jié),在中國一家電商平臺于10月21日發(fā)起的預售首日,僅薇婭、李佳琦兩位“直播帶貨達人”的銷售額就達到約70億元,電商消費之蓬勃令海外側目。而在眾多直播播主推薦的商品中,均不乏國內國際各色農副產品。
“流量是新的農資、直播是新的農活。”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網絡零售部主任莫岱青認為,這句話將直播帶農貨的方式進行了概括,直播電商為以往“養(yǎng)在深閨人未識”的特色優(yōu)質農產品帶來了對外展示的機會,為農民找到新的致富方式。
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項煌妹在本屆農高會上表示,近三年來,阿里巴巴平臺已累計銷售5400億元的農產品,在全國落地1000個數字化農業(yè)基地,未來還將與楊凌發(fā)揮各自優(yōu)勢,推動農業(yè)數字化發(fā)展,助力鄉(xiāng)村振興。
莫岱青認為,農高會在今年攜手阿里巴巴,舉辦“云上農高會”農業(yè)盛典、中國農產品地域品牌“超10億品牌”上市啟動儀式、農高會天貓“雙11”食品發(fā)布會等活動,有利于通過這一時段的流量高峰期將更多農產品推廣出去,也能進一步提升農高會的知名度。
西安郵電大學西部數字經濟研究院院長張鴻表示,網絡直播、“雙11”購物節(jié),這些表面上看是“帶貨”,更深層次則是“帶路”,是為疫情防控常態(tài)化后的國內消費探索新模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