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-01-15 21:31:00
近日,農業(yè)農村部面向社會公布了2020年國審新品種,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培育的陜單650、陜單620和陜單810等3個玉米新品種通過國家審定。
薛吉全教授團隊培育的“陜單650”,為籽粒直收品種,表現(xiàn)出早熟、耐密、抗倒、豐產,具有“三低一長”(田間倒伏率低、籽粒水分水低、籽粒破損率低,站稈時間長)的特點。
2018-2019年參加黃淮夏玉米籽粒機收組區(qū)域試驗,兩年平均畝產639.0千克,比對照鄭單958增產0.4%。2019年生產試驗,平均畝產662.7千克,增產4.5%。2020年10月19日,直收測產專家組依據(jù)國家籽粒直收測產方法進行機械實產驗收,顯示澄城縣農技中心百畝旱作春玉米示范田機收籽粒畝產905.5公斤,渭南農科所蒲城試驗基地百畝夏玉米示范田機收籽粒畝產815.6公斤,刷新了我省旱作春玉米機收籽粒和關中灌區(qū)夏玉米機收籽粒高產紀錄。
同為薛吉全教授團隊培育的“陜單620”,為籽粒直收品種。2018-2019年參加黃淮夏玉米籽粒機收組聯(lián)合體區(qū)域試驗,兩年平均畝產627.2千克,比對照鄭單958增產1.9%。2019年生產試驗,平均畝產659.0千克,比對照鄭單958增產3.3%。
南文華教授團隊培育的“陜單810”,2017-2018年參加黃淮海夏玉米組聯(lián)合體區(qū)域試驗,兩年平均畝產636.2千克,比對照鄭單958增產3.90%。2019年生產試驗,平均畝產667.6千克,比對照鄭單958增產4.94%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