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1人成网站色www免费下载_国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97在线|亚洲_国产99在线a视频

互聯(lián)網新聞信息許可證:61120180013
> 首頁 > 農機 > 正文

農機無人駕駛 今年春耕火“出圈”

2021-05-24 15:33:45   

內蒙古突泉縣艷梁農業(yè)機械化種植專業(yè)合作社技術服務人演示裝在無人駕駛拖拉機上的導航系統(tǒng)。

合作社春耕用上無人駕駛拖拉機

春耕時節(jié),在內蒙古突泉縣艷梁農業(yè)機械化種植專業(yè)合作社的一片農田上,機器聲隆隆作響,一臺拖拉機正沿著田壟快速前行。仔細一看,駕駛室里空無一人,方向盤自動調整著前進的方向,原來,這是艷梁合作社購買的一臺裝有無人駕駛系統(tǒng)的拖拉機正在田間作業(yè)。埋茬、旋耕、起壟、施肥、播種一氣呵成。智能化春耕讓農田耕作更輕松、更高效。

這臺拖拉機安裝了自動駕駛系統(tǒng),方向盤右側的一塊小屏幕上,顯示著規(guī)劃好的行走路線。“我們這套導航系統(tǒng)是國家自主研發(fā)的北斗衛(wèi)星高精準導航的一個集成模塊,再加上角度傳感器是一個非接觸式的,加上它的定位系統(tǒng),結合在一起之后,實現(xiàn)了一個高精度的作業(yè),它的左右前后的誤差是兩厘米左右。”導航技術服務人介紹。

“合作社今年引進8臺導航系統(tǒng),不僅能減少駕駛員的疲勞,同時讓壟與壟之間耕種更精準,減少傷苗率,使糧食增產,農民增收。”突泉縣艷梁農業(yè)機械化種植專業(yè)合作社總經理高國艷說。

“90”后小伙無人駕駛種棉花

兩個“90”后小伙艾海鵬和凌磊在新疆包了3000畝地,打算靠種棉花,賺取人生的第一個100萬元。種棉花,簡單分成四個步驟:耕、種、管、收。按照一般的流程,春節(jié)之際農戶就會聯(lián)系長工,叫來幫忙打理一季度棉花。整個種植過程的食宿,全由農戶負責。棉花是喜溫作物,加之新疆變幻莫測的天氣,要選擇四五月份的連著幾個晴天“突擊”播種,一播全苗。但這兩個小伙子目前播種過程完全機械化,只用3天就能完成1000畝棉田的播種。

到播種時節(jié),地頭的物聯(lián)網設備將監(jiān)測的地表溫度、土壤濕度等數據傳送到手機。兩個小伙子確定好播種日期后,就派 “無人拖拉機”下地干活了。播種完之后,遙感無人機開始在棉田里拍攝高清數字地圖。無人機、無人車會全自主打藥、施肥。手機里的管理系統(tǒng),AI分析基本苗的生長情況。小伙子看到缺苗了就補播,長草了就去除草。棉田地頭的物聯(lián)網設備,就像是“稻草人”一樣,全天候站崗守衛(wèi),實時監(jiān)測采集棉田的圖像、氣象和土壤數據,全程記錄棉花的生長周期。兩個小伙說:“因為用了這些高科技手段,畝成本可以控制在1300元左右,畝產目標就定在300公斤。”

無人駕駛拖拉機 種植馬鈴薯一氣呵成

今年,甘肅省高臺縣科技特派員許國建積極引進無人駕駛拖拉機從事農業(yè)生產。轟隆隆的拖拉機沿著田壟快速行走,駕駛室里空無一人,方向盤自動調整著前進的方向。后面連著的聯(lián)合整地機起壟、播種、施肥一氣呵成。

拖拉機上裝有傳感器,自動駕駛系統(tǒng)連接著方向盤上的電機,并通過北斗導航系統(tǒng)控制拖拉機的行進路線。去年,許國建外地參觀學習時了解到了無人駕駛拖拉機,智能化的農耕裝備讓他開了眼?;貋砗?,他多方打聽,從青島一家農機生產企業(yè)購買了三套無人駕駛系統(tǒng)。

自從用上無人駕駛系統(tǒng),許國建的合作社不僅人力成本降低,種地效益也提高了。許國健介紹,人工開拖拉機很難做到壟距不變。無人駕駛拖拉機行進路線筆直,保持壟距不變,播種作業(yè)偏差不超過兩厘米,實現(xiàn)了精準播種,過去二三十個人一天最多種10畝馬鈴薯,而且起壟、播種、施肥要分別進行;現(xiàn)在一臺機械一氣呵成,一天可以種80到100畝。

 

陜ICP備13005735號-1 農業(yè)科技報社版權所有 聯(lián)系電話:029-87031703 m.weuufuk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