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-08-26 08:39:00
郭芳 丁向龍 全媒體記者 張慧
今年以來,陜西省神木市雨量偏少、氣溫偏高,農作物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旱情。面對旱情,神木市積極采取蓄水、引水、提水等抗旱措施,強化抗旱設備安裝與維護、抗旱澆地等服務工作,并積極組織群眾參與農業(yè)生產抗旱自救,科學開展抗旱減災保糧工作,千方百計保障農業(yè)生產用水需求。
“我們村的農作物主要是馬鈴薯和玉米,長時間沒有下雨,旱得很嚴重,這幾天政府給我們村安裝了2臺水泵,1200多米的管道,并協調用水庫的水來灌溉受旱的玉米和馬鈴薯,這水真是及時。”西沙街道燕渠村第六小組組長楊治和正在灌溉自家農田,自安裝設備以來,他已經是第三次灌溉了。他說:“澆過的農作物明顯大變樣,村內80多畝地得到了有效灌溉,今年的收成基本可以保障。”
面對旱情,西沙街道首先全面摸排了受旱面積,積極采取引水蓄水、打井、流動灌溉等應急措施,全力保障農作物的正常生長。截至目前,西沙街道共投入抗旱資金和物資20余萬元,灌溉面積達4900余畝。
走進賀家川鎮(zhèn)的農田里,可以看到大片玉米已經出穗,但由于缺水,不少玉米葉子已經泛黃。面對此情況,鎮(zhèn)政府干部組織農民利用管道、水車等工具積極開展自救,爭取讓老百姓的損失降到最低。
針對當前旱情形勢,神木市把抗旱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,在技術創(chuàng)新和改革上下功夫,從根本上解決靠天吃飯,為全市農業(yè)長遠發(fā)展奠定堅實基礎。截至目前,神木市水利局為旱區(qū)安裝了40多臺潛水泵和汽油水泵,鋪設水袋2000余米,組織村民自救和設施灌溉農田2萬余畝,有效緩解了旱情,確保人民群眾保產增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