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-05-05 16:32:01
勞動正當時,春耕北大倉。眼下北大倉的春耕正隨著氣溫回升火熱進行著。今年,黑龍江全省預計糧食種植面積將超過2億畝,總產量在1500億斤以上?,F如今的春耕中,科技成為了主角,智慧勞動者讓春耕更高效。各地區(qū)通過加大對新農技、新農藝和新農機的集成配套應用,讓科技助力春耕生產。
齊齊哈爾:春耕應用新技術 墾地合作促增產
在齊齊哈爾市依安縣紅星村,多臺大型農機正在黑土地上進行著玉米播種作業(yè)。近年來,當地農民成立了專業(yè)合作社,采用新的大壟密植耕作技術,不僅增加了單位土地的播種面積,還起到了增產的效果。春耕期間,農場不僅提供農機作業(yè)服務,技術人員也會來到現場進行技術指導,確保種植過程能夠達標。
北大荒北安區(qū)域農業(yè)綜合服務中心農技專家 張慎雷:從春天到秋收,我們會一直扎根在這里,為農民提供施肥、播種、田間管理全套的技術支撐。
無人農機精準播種 “科技范兒”十足
在北大荒集團寶泉嶺農場的玉米播種現場,無人駕駛的大馬力拖拉機,正牽引最先進的播種機進行春播作業(yè)。今年春耕中,當地大力推廣無人農機作業(yè)和分層施肥技術,不僅節(jié)省了人工成本,還使玉米播種間距和深度標準統一,而且分層施肥還可讓作物在各個生長階段不缺“營養(yǎng)”,提高肥料的綜合利用率。
北大荒集團寶泉嶺農場農業(yè)生產部業(yè)務主管 左丹劍飛: 無人農機每千米播種作業(yè)偏差大約正負3厘米,有效避免了重播、漏播現象,而且能夠長時間連續(xù)作業(yè),每天大概可完成900畝耕地的播種任務,搶抓了農時,加快了進度。
黑龍江省水稻大面積插秧工作在5月初進行,在北大荒集團軍川農場,水稻芽種相比往年長勢更為喜人。為確保培育出茁壯的秧苗,農場通過在育秧大棚內安裝數字攝像頭、溫濕度傳感器、遠程控制卷簾器等設備,為秧苗生長營造最佳環(huán)境,讓增產的底氣更足。
來源:央視新聞客戶端
編輯:于婷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