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-07-01 09:21:37
浙江省湖州市長興縣泗安鎮(zhèn)二界嶺中心幼兒園青年黨員志愿者通過網絡直播銷售櫻桃。陳海偉攝(人民視覺)
在廣西壯族自治區(qū)梧州市六堡茶城,主播在電商助農直播大賽上“打擂”。 何華文攝(人民視覺)
在河南省洛陽市伊濱區(qū)寇店鎮(zhèn)孫窯社區(qū)電商助農直播基地,主播正在屏幕前熱情地向網友們介紹番茄。 倪 睿攝(人民視覺)
在云南省昆明市舉辦的第七屆中國-南亞博覽會上,網絡主播正在推介農產品。新華社記者 陳欣波攝
在重慶市綦江區(qū)趕水鎮(zhèn)石房村,主播在進行直播帶貨,助農銷售當?shù)靥禺a草蔸蘿卜干。陳星宇攝(人民視覺)
直播間里買農貨,手機一點就下單。商務部發(fā)布的《2023年中國網絡零售市場發(fā)展報告》指出,“數(shù)商興農”成效顯著,農產品銷售增速快于網絡零售總體情況。
各大直播電商平臺直播助農做得風生水起。培訓主播、推薦引流、銜接市場……昔日“賣不出縣、賣不上價、賣不對路子”的土特產,因為直播電商被億萬消費者追捧。手機也因此成為農民手中的“新農具”。
隨著直播助農不斷深化,直播不僅帶動了農產品的銷售,更成為扶持地方品牌、拓展產品增值空間、加速形成規(guī)?;a業(yè)帶的新動力。
培育主播——
讓“菜鳥”變“達人”
藏族小伙尼瑪次仁的直播場景“畫風”百變。有時是潺潺溪流,有時是巍巍群山。這一次,背景換成了皚皚雪山,他迫不及待地同網友們分享自己的“戰(zhàn)果”:“我在給大家挖蟲草,已經挖到10多個啦!”
尼瑪次仁來自云南省魯?shù)榭h,一個遠近聞名的藥材之鄉(xiāng)。滇西北高原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,讓這里盛產高品質野生蟲草、松茸、桑黃等藥材。
過去有段時間,一提到這些藥材,當?shù)剞r民總會長嘆一聲:“我們捧著金飯碗,吃的卻是粗茶淡飯。”為什么呢?尼瑪次仁告訴記者,那時魯?shù)橘u藥材的方式很傳統(tǒng)。“要么坐等中間商主動來村里收購,價格不穩(wěn)定,還容易被壓價;要么就要自己背著重重的竹簍到城里農貿市場去賣,但路又太遠,費時費力,還不一定能賣上好價錢?!?/p>
直到農民們開始和直播電商平臺合作,情況才有了轉機。
去年,聽說電商平臺“淘寶直播”與當?shù)赜泻献鳎岈敶稳仕诘暮献魃缫蚕朐囋囍辈ベu貨。村民們覺得他口才麻利,便推薦他去麗江市區(qū)接受淘寶直播培訓。
“那時的我根本不懂電商,也沒看過直播,完全是個‘菜鳥’。我能學會直播嗎?心里完全沒底。”尼瑪次仁沒想到,這次培訓完全是從零開始,從頭講起。先向學員普及電商是什么、能起到什么作用;再一步步帶學員開通直播號,教學員直播技巧和注意事項,緩解學員緊張情緒。經過一段時間培訓,尼瑪次仁逐漸上手,還摸索出了貼近自然、有獨特民族風情的直播風格。
“有時,我會直接帶大家去看藥材長在哪里,讓大家有更直觀的感受。有時,我會拉上村民在直播間唱歌跳舞。顧客購買我們直播間的商品,還會收到附贈的哈達和金剛結,寓意‘來自高原的祝福’?!狈窒砥鹱约旱闹辈ソ涷灒岈敶稳暑^頭是道。
質量上乘的特色產品、輕松愉悅的直播氛圍,讓尼瑪次仁收獲不少驚喜。從去年11月開播,運營不到半年,直播間月銷售額就突破了百萬元。這位土生土長的農村小伙,從“直播菜鳥”變成了“網紅達人”,不僅通過直播把家鄉(xiāng)藥材賣到全國各地,還帶動更多村民加入直播行業(yè)。酥油、藏香、珠串……從民族特產到手工藝品,如今,合作社直播間內售賣商品品類已達上百種,村民收入也芝麻開花節(jié)節(jié)高。
“感謝政府和直播平臺對我們的培訓。直播電商為我們這個處于高寒地區(qū)的偏遠山村打開了一扇致富大門,讓我們對鄉(xiāng)村全面振興更有信心。扎西德勒!”尼瑪次仁笑得嘴角咧到耳根上。
搭建橋梁——
送“小農戶”進“大市場”
晚上8時過后,福建省屏南縣城里大多數(shù)農產品門店已經打烊。但在縣農產品直播中心的直播間里,“小田姑娘”田小宇正忙得起勁兒。
扎著兩條馬尾辮、穿著一身紅衫,她熟練地講解手中的屏南特產:“這一款菌湯包,不熏不染無添加,每一份都有檢測報告”“只需泡發(fā)30分鐘就能下鍋”……
屏南位于福建東北部,海拔逾800米,山清水秀,氣候濕潤。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,讓這里成為食用菌生長的絕佳之地。數(shù)據(jù)顯示,屏南縣是中國南方最大的香菇生產、出口基地之一,年產鮮香菇4萬噸,全縣80%農戶從事香菇等食用菌生產行業(yè)。
但是,酒香也怕巷子深,再優(yōu)質的菌菇也害怕大山的阻隔。在全國農產品市場供應鏈中,零散初級產品處于弱勢地位。因為不能跟消費者“見面”,無法準確獲知市場需求和反應,賣得好時,難以總結經驗,賣得差時,也探究不出問題根源,只能陷入盲人摸象的無序循環(huán)。
打從開啟直播后,田小宇與顧客的直接互動多了起來。每次下播,她都會認真記錄、歸納網友需求和建議。根據(jù)這些反饋,她不僅在直播間里教大家辨別菌菇好壞,還講解福建特色的煲湯方式,大受歡迎。
和粉絲的互動,激發(fā)了田小宇的靈感。她發(fā)現(xiàn),傳統(tǒng)菌菇銷售是單一品類按斤賣,但很多粉絲購買之后,反映不懂要怎么吃?!盀槭裁次覀儾荒芴崆按钆浜媚??”于是,她試著把散裝的各類菌菇按比例配置成70克重的“六珍湯包”,保證大家拿到就會做。這款貼合現(xiàn)代人快節(jié)奏需求的湯包,成了小田姑娘家的明星產品。
一根網線、一部手機,直播暢通了產銷,架起了農業(yè)生產和市場需求間溝通的橋梁。以往,產業(yè)鏈條前端種植戶和企業(yè)缺乏消費市場信息,不能夠對消費者細分需求和習慣做出產品上的迭代調整。如今,在短視頻和直播場景下,通過實時互動,生產者和消費者實現(xiàn)了無縫對接,為農業(yè)轉型升級找到更明晰的方向。
“在電商平臺上,農戶、生產者、供應商、服務商、消費者緊密合作,構建了鄉(xiāng)村產業(yè)鏈新的利益聯(lián)結機制?!鞭r業(yè)農村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忠海表示,農民主播通過與消費者的互動,能夠更好地跟蹤和了解消費者需求,按照需求優(yōu)化產品結構,提升產品質量。由此,在實現(xiàn)分散小農戶與社會化大市場有效連接的同時,找到了促成農民增收的新路子。
這些年,屏南菌菇市場的變化,田小宇看在眼里:“像蟲草花、鹿茸菇、姬松茸這些市場需求量相對比較小的菌菇品種,過去都是村民們零星分散種植,能種多少、能賣出去多少連村民自己也沒數(shù),形不成規(guī)模效益。這些年,通過電商直播,菌湯包打出了品牌,即便是需求量較小的菌菇品種,也能有穩(wěn)定、順暢的收購渠道。像羊肚菌這樣的搶手貨,年年供不應求,閩東地區(qū)甚至還要收購其他地方農民種植的呢!”
如今,田小宇的抖音賬號已經有了將近500萬粉絲,一場直播下來,最高能賣出超60萬包菌菇,帶動周邊近300名村民就業(yè)?,F(xiàn)在除了賣菌湯包,“小田姑娘”還會賣黑木耳、多種口味的凍干銀耳羹、甘蔗紅糖、核桃油等。田小宇說:“讓更多好的農特產品被看見,這是‘小田姑娘’這個品牌存在的意義。”
打造品牌——
從“賣產品”到“傳文化”
直播助農,“賣出去”只是第一步。怎樣能讓農民持續(xù)有錢賺?有專家認為,下一步要打造“自帶流量的產品”,也就是形成品牌。
中國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原主任汪向東指出,直播助農,改變了品牌營銷的維度、深度、溫度。除了將農產品優(yōu)良品質廣而告之外,還傳遞著鄉(xiāng)村特有的風土人情和地域文化,從“賣產品”到“傳文化”,品牌營銷變得更有溫度。
不只是屏南菌菇。今年以來,海南芒果、浙江安吉白茶、湖北秭歸春橙、山東蓬萊櫻桃、廣東茂名荔枝等農產品相繼在抖音等直播平臺爆火。“抖音電商先后推出了‘山貨上頭條’‘金產地計劃’等助農專項。在推動鄉(xiāng)村產品多元價值展現(xiàn)的同時,助力區(qū)域農產品品牌不斷發(fā)展和升級?!倍兑綦娚条r食生活行業(yè)營銷策略負責人馬順霞表示,在農產區(qū)調研及市場走訪中,抖音電商還舉辦了多場商家培訓會和交流會,幫助更多地方達人和中小商家了解電商經營技巧、助力農業(yè)直播平臺長效發(fā)展。
據(jù)了解,目前在抖音電商的各個農產品直播間里,一年的講解總時長約4000萬小時,助銷農產品超過47億單。平均每天就有1300萬個裝有農特產品的包裹銷往全國各地。
在2023年豐收節(jié)期間,淘寶天貓深入原產地,在130余個農業(yè)產業(yè)帶直播。淘寶“村播計劃”啟動至今,已培訓新農人主播逾11萬名,并通過產、加、銷一體化發(fā)展,助力農產品實現(xiàn)品牌化發(fā)展。未來,將會有不少像魯?shù)樗幉囊粯拥霓r產品,被更多消費者知曉。
不久前,尼瑪次仁領到了作為主播的第一座獎杯。這對他來說是個巨大的激勵,讓他有勇氣把眼界打得更開、看得更遠。現(xiàn)在,他有了一個新目標:不但要把家鄉(xiāng)的鄉(xiāng)貨賣出去,還要讓更多人知道,它們是來自云南魯?shù)榈漠a品。
“因為有了直播,更好的日子,就在前方啦!”尼瑪次仁眉目間流淌著笑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