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-12-29 14:25:46
12 月 26 日,陜北的寒風中,子洲縣董家仡佬園區(qū)的榆林菌艦開發(fā)科技有限公司內卻呈現出一片熱火朝天的忙碌景象。走進園區(qū),工人們正熱火朝天地在滑子菇生產線上忙碌,采摘和分揀著鮮嫩的滑子菇,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。
榆林菌艦開發(fā)科技有限公司項目負責人高華介紹,目前園區(qū)共有62棟大棚,其中55棟用于種植滑子菇,7棟用于養(yǎng)菌,年運營滑子菇菌袋數量高達100萬袋。公司采用獨特的“公司+家庭農場+農民”運營模式,公司專注于菌棒制作和產品回收、加工、銷售等關鍵環(huán)節(jié),家庭農場則承擔種植任務,每戶大概承包4-6個大棚,實現了資源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。
“今年園區(qū)的種植部分年產值已經達到了400余萬元,經過初加工后的產品年銷售額更是高達 600 多萬元。而且,每戶家庭農場每年的收益也相當可觀,能有 10 - 15 萬元。不僅如此,我們還帶動了本土 60 余名弱勞動力就業(yè),讓他們在家門口就能掙到錢,人均年收入大約 2 萬余元,極大地改善了他們的生活狀況?!备呷A說。
談及公司的運營模式,高華說到:“我們深知企業(yè)應該把重資產投資、技術研發(fā)以及銷售市場開拓等方面牢牢抓在手中,而像種植這樣勞動密集型的環(huán)節(jié),交給農民來做其實效益更高。畢竟種植這一塊難以實現完全的工藝化和標準化,企業(yè)自營的話,效率低不說,還會被高昂的勞動成本壓縮利潤空間。但農民來種植就不一樣了,他們能把零碎的時間充分利用起來變成實實在在的收入,勞動效率和商品率都很高,這樣整個產業(yè)鏈條的利潤空間也就更大了。而菌棒加工和產品加工部分,由于可以進行標準化和規(guī)?;a,我們通過各種績效管理手段,能夠很好地控制成本?!?/p>
在園區(qū)里,剪菇的老人們笑容滿面:“我們這把年紀,出去打工沒人要,現在蘑菇廠就在家門口,一天哪怕掙 30 元、50 元,既能聊天又能掙錢,心里特別踏實?!狈N植戶們也紛紛感慨:“外面生意不好做,父母年紀大了,回家種滑子菇,既能照顧家人又有收入,日子越來越有盼頭了?!?/p>
子洲縣董家仡佬園區(qū)的滑子菇產業(yè),正宛如一把把堅實的致富“傘”,在這片土地上撐開。它不僅為當地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,更為鄉(xiāng)村振興戰(zhàn)略的實施注入了強大的動力,讓這片土地上的人們看到了更加美好的未來,充滿了對幸福生活的向往。
農業(yè)科技報·中國農科新聞網記者 張慧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