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-01-06 10:05:28
桃樹起壟栽培是一種新的種植方式,能夠提高土壤的排水性、保溫性和通氣性,從而促進桃樹的生長和果實的發(fā)育。概括起來有三大好處:
一、打破土壤板結,增加通透性
采用起壟栽培可以將深層的土壤翻上來,打破土壤板結,再壘成壟臺,壟與壟之間有著寬松的空間,熟土聚集減輕了對土壤的壓力,延緩了板結的情況,桃樹更容易吸收養(yǎng)分。起壟后,壟臺四周的空氣得到有序流動,土壤也從封閉狀態(tài)變成了半開放狀態(tài),增加了土壤的通透性和吸收陽光的面積,極大地改善土壤透氣性。
二、促進根系生長,提高抗逆抗病性
起壟栽培后一方面可增加土壤通透性,使桃樹根系能更好地進行水分吸收和呼吸作用,利于根系下扎、生長加快,提高了抗逆性,促發(fā)吸收性根,肥水的吸收效率也顯著增強。同時,起壟栽培后最好采用自然生草,割草后覆蓋地表,以增加土壤有機質(zhì),并減少土壤水分蒸發(fā)。發(fā)生澇災時,水容易排出,暫存的水也蔓延不到根系。另一方面,起壟栽培可使桃樹植株基部通風好、陽光充足,不致于潮濕而造成“封地皮”的局面,可減少病菌的滋生、繁衍,同時也減少蟲害的入侵機率,減少病蟲害的發(fā)生。
三、減少水肥用量,提高利用效率
起壟種植可減少基肥用量,增加基肥利用率。施用基肥時,都要把基肥撒在壟中心的底部,由常規(guī)撒施改為根區(qū)局部施用,雖肥料施用量較少但養(yǎng)分利用率較高。起壟后,配套滴灌或滲灌等節(jié)水灌溉方式,可大大減少灌溉水用量,提高水分利用效率,還可顯著減少因過量灌溉導致的肥料淋洗損失,提高肥料利用率。
綜上所述,起壟栽培對桃樹土壤性質(zhì)、根系生長和水肥利用具有很好的增效作用。但是,在土壤鹽堿嚴重的地區(qū),不提倡起壟種植。主要是因為鹽堿容易向較高的壟上聚集,影響桃生長,尤其是不耐鹽堿的桃樹品種。因此,起壟栽培也要因地制宜,根據(jù)桃樹種植模式、土壤情況進行合理選擇。